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利得和損失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利得和損失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利得怎么計算?
企業會計準則引入利得和損失的概念,并將一部分利得和損失作為利潤的子要素,由此,利潤的構成發生了變化,利潤不僅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還包括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計算公式為:利潤=收入-費用+利得-損失。這樣,利得和損失作為財務報表子要素的增加,對收入、費用進行了補充。其主要內容如下:一、接受資產捐贈捐贈利得是指企業接受捐贈產生的利得,借記相關資產科日,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捐贈支出主要指公益性捐贈支,指企業對外進行公益性捐贈發生的支出,核算時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二、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和損失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包括固定資產處置利得和無形資產處置利得,固定資產處置利得指企業出售固定資產所取得價款或報廢固定資產的殘料價值、變價收入等扣除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清理費用、處置相關稅費后的凈收益。固定資產清理完成后的凈收益,借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如果是清理凈損失則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科目。無形資產在處置時應將出售無形資產取得的價款扣除出售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出售相關稅費后的差額作為資產處置利得和損失,計入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
利得是通過減去成本或投資基礎的收益來計算的。計算公式如下:
利得 = 收益 - 成本
其中,收益表示從出售資產或投資中獲得的金額,成本表示購買或投資資產所支付的總金額。這個計算公式適用于各種類型的利得,包括股票利得、房產利得、企業利得等。
資本利得的計算包括期初資本、期末資本和期間投資所得。它的公式為: 資本利得=(期末資本-期初資本)+期間投資所得 期初資本是指在計算資本利潤的起始時點,投資者擁有的資產數量,該資產數量可以是現金、流動資產等。
利得和損失為什么要分,計入所有者權益和計入當期利潤?
兩者僅有的區別僅在于前者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后者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1、利得是指由企業非日?;顒铀纬傻摹е滤姓邫嘁嬖黾拥?、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入。 損失是指由企業非日?;顒铀l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2、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指的是資產負債表中的其他綜合收益(權益類科目),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當期不確認為利潤,而在以后事項確定了才計入利潤。
3、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指的是利潤表中的收入,成本,費用,支出和損失類科目(損益類科目),比如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
4、將利得和損失作為利潤的一部分進行分配或者減少利潤分配,如果可以實現的,我們把其“直接計入當期利潤”,而尚未實現的,我們則把其“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擴展資料:當期利潤也就是本會計期間的利潤(通常指利潤總額),依據會計期間不同而不同,如會計期間是月,則當期利潤就是本月利潤;如會計期間是年,則當期利潤就是本年利潤。在計算時,一定體現配比的概念,即本期收入與本期費用配比計算。其公式為:當期利潤(利潤總額)=營業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營業成本(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管理費用-資產減值損失+投資收益(-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損失)+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利得和損失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利得和損失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