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再貼現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再貼現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什么叫做再貼現?
貼現是一個商業術語,指收款人將未到期的商業承兌匯票或銀行承兌匯票背書后轉讓給受讓人,受讓人按票面金額扣去自貼現日至匯票到期日的利息以將剩余金額支付給持票人。
商業匯票到期,受讓人憑票向該匯票的承兌人收取款項。
遠期匯票經開具后,匯票持有人在匯票尚未到期前在貼現市場上轉讓,受讓人扣除貼現息后將票款付給出讓人的行為或銀行購買未到期票據的業務。 再貼現:指中央銀行通過買進商業銀行持有的已貼現但尚未到期的商業匯票,向商業銀行提供融資支持的行為。
再貼現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再貼現是什么?再貼現是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持有的未到期已貼現商業匯票予以貼現的行為。在我國,中央銀行通過適時調整再貼現總量及預期年化利率,明確再貼現票據選擇,達到吞吐基礎貨幣和實施金融宏觀調控的目的,同時發揮調整信貸結構的功能。
再貼現的作用
1.作為中央銀行抑制貨幣供應量的三大傳統政策手段之一,較法定準備率、公開市場業務易于操作。再貼現率引起的波動程度又遠比法定準備率為小,因而各國中央銀行一般都經常調整再貼現率來控制貨幣供應量。
2.作為一國基準預期年化利率,再貼現率制約和影響著全國的預期年化利率水平,其變動決定或影響著其他預期年化利率的變動,是其他預期年化利率賴以調整或變動的基礎。商業銀行之所以要進行再貼現,一般是由于商業銀行的資金發生短缺。再貼現率低,商業銀行取得資金成本較低,市場預期年化利率就會降低;反之,表示中央銀行的資金供給趨緊,市場預期年化利率可能上升。商業銀行業務中,票據貼現的比例很大,越是發達國家越是如此。
3.作為商業銀行資金成本的參照標準,中央銀行的再貼現率是預期年化利率體系中貸款預期年化利率最低的一種。中央銀行規定的再貼現率左右商業銀行的籌資方向,實際上也就成為衡量商業銀行資金成本高低的標準之一。當一國發生通貨膨脹或由于其他原因需要緊縮貨幣供應時,中央銀行通過提高再貼現率來相應提高商業銀行供應資金的成本,亦即減少其決定信用規模的準備金,從而使商業銀行收縮其信貸規模以達到緊縮貨幣供應量的目的。如果一國經濟衰退或由于其他原因需要擴大貨幣供應量時,中央銀行通過降低再貼現率以鼓勵商業銀行增加從中央銀行借款,從而擴大放款規模,增加貨幣供應量。
貼現和再貼現的區別?
票據貼現和再貼現的區別在于:辦理貼現的主體和對象不同。
貼現就是承兌匯票的持有人,將未到期的票據轉讓給銀行。銀行在扣除貼現利息后,將剩余的資金支付給票據承兌人。這種方式是持有承兌匯票的個人或企業,與銀行之間發生的融資行為。
再貼現是商業銀行在資金不足時,將已貼現但仍未到期的票據,貼現給中央銀行,從而獲得資金的行為。
貼現還有另外一種方式叫做轉貼現,轉貼現是貼現銀行需要資金時,持未到期的承兌匯票向其他銀行進行貼現的一種行為。
再貼現是什么意思?
再貼現是指政府央行向商業銀行提供資金,以便商業銀行能夠以較低的貼現利率購買政府承兌匯票或商業票據,增加了商業銀行的信用和流動性。
商業銀行從央行獲得的貼現資金可以用來向客戶發放貸款或投資,從而促進經濟發展。再貼現是一種貨幣政策工具,用于調節貨幣市場的流動性和利率。當貨幣市場出現流動性不足或利率過高的情況時,央行通常采取再貼現措施來增加商業銀行的流動性,并促進經濟增長。
此外,再貼現還可以通過貨幣政策調控措施來影響貨幣供應和通脹率,以維持宏觀經濟平衡和穩定。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再貼現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再貼現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